歡迎來到環(huán)球教育官方網(wǎng)站,來環(huán)球,去全球!
來源:
小編: 247環(huán)球教育閱讀主講:黃慧
【主講】雅思閱讀
【特色】擅長交際式教學,對教學法和教育心理學素有研究,善于根據(jù)每位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學習基礎進行針對性教學;課堂風格親切不乏詼諧,學生學習興趣高,提分快。
【經(jīng)歷】北京師范大學英美文學專業(yè)碩士,臺灣輔仁大學訪問學者,深諳處于中西文化差異夾縫中的中國留學生的心境和狀態(tài)。
關鍵詞:雅思、閱讀、三看、三力、三度、邏輯推理能力
大家好,我是環(huán)球教育閱讀主講黃慧,同學們都親切地喜歡叫我黃小三老師~主要呢,是因為在課堂上給大家分享的非主流“小三”理論而得名~
所謂的“小三”理論,就是大家在做雅思閱讀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三種素質(zhì):
首先是三看,做題之前,標題、插圖和每段的第一句話必須得看,把文章的主要思想和每段的大致重點把握個十有八九,這樣做題的時候才有分寸;
其次是三力,三種能力分別是4000-6000左右的詞匯量和高中的語法能力;一般以上的常識判斷能力;以及具備一定的邏輯推理能力;
最后是三度,分別指的是劃關鍵詞的準確度、回原文定位的速度和對同義詞替換的敏感度。
同學們可以參照各自的做題經(jīng)驗,找到屬于你們的短板和瓶頸,再有針對性的做一些專項訓練。
而今天我們要提到的是則是前面講到的三力中的其中一種,所謂邏輯推理能力。這一概念乍一聽有些玄,其實實質(zhì)內(nèi)容很好理解,就是涉及到閱讀文章的題目和原文的復合句中的連詞和介詞短語影射出來的兩句話或兩個短語之間的邏輯關系,即兩者是方向一致(均為positive或均為negative),抑或方向相反。具體的表現(xiàn)方式為:
1.并列、遞進(and/or; also/besides/in addition/furthermore)連接兩句話,邏輯方向一致
2.轉(zhuǎn)折、讓步(but/however/whereas/yet; although/even if/though/while/despite/in spite of)連接兩句話,邏輯方向相反
3.因果(because/for/as/since/due to/owing to/originate from/result from; so/therefore/as a result/as a consequence/result in/lead to/cause/contribute to),邏輯方向一致
如果同學們還是不太能理解和利用此種方法,我們來做幾個實例講解:
Eg:1.C4P45Q10 Lost for Words判斷
題干S:The Navajo language will die out because it currently has too few speakers.(下劃線為關鍵詞)
原文P: Navajo is considered endangered despite having 150000 speakers.
解析:原文的表示讓步的介詞despite 為解題關鍵,前半部分說Navajo這種語言面臨滅絕危險,邏輯方向為負向,即為negative;despite將方向逆轉(zhuǎn),則說明后半部分“having 150000 speakers”中的150000說此種語言的人數(shù)是很多的,同題干中的too few矛盾,固答案為FALSE.此題如果沒有despite的轉(zhuǎn)折作用,150000的數(shù)量因為沒有相對的比照和參考,我們是無法判斷到底是多還是少的。
A: FALSE
Eg 2. C6P43Q11 Advantages of Public Transport配對
題干: Perth
選項F: inefficient due to a limited public transport system(下劃線為表示否定含義的關鍵詞)
原文:Perth is a perfect example of a city with minimal public transport. As a result, 17% of its wealth went into transport costs.
解析:原文中minimal同選項中l(wèi)imited屬于同義替換。而既然前半句的意思是Perth這個城市的公共交通是全國最少的,此句話的邏輯方向應該是負向的。As a result作為表因果關系的連詞,其連接的后半句的邏輯方向應當也是負向的,故而得出結(jié)論: 這個城市的居民花掉17%的錢來作為交通成本,那這個城市的交通效率應當是較為低下的,可以推理出次句對應選項中inefficient一詞.
雖然邏輯推理在做題時非常重要,但是同學們做題時一定要注意謹防推理過度。先做我們來舉一個較為淺顯的例子。有一篇閱讀文章是熱議80后相親熱的,其中有一道判斷題題干為:
題1:The man who met Grace in the party is not very handsome.
另一道題題干為:
題2:Grace did not like the man she knew from the party.
這兩道題對應的原文是同一句話:
文:According to Grace, The man she talked with in the party is really nice despite his appearance.
同學們可以先預設一下兩題的答案。
第一題根據(jù)邏輯推理,應該不難判斷,答案是TRUE,因為原文中despite一詞的轉(zhuǎn)折作用告訴我們這位男士的外貌應該是不怎么樣的;
第二題有很多同學會誤選成TRUE或FALSE;但只要仔細推敲,選擇這兩個答案的理由都是推理過度了,選TRUE的同學誤以為既然男孩人長的不好看,自然就不喜歡人家了,此處犯的錯誤是誤將做題人自己生活中的經(jīng)驗和價值觀強加在題中,屬于“外貌協(xié)會”人士的典型錯誤;選FALSE的同學只看重原文的前半句,既然這男孩很nice,那自然就喜歡人家了,管他長相好不好看呢,況且despite只是讓步,并不是句中的重點信息,強調(diào)的還是nice這一優(yōu)點。殊不知,原文中只是客觀地告訴了讀者Grace對于男生的整體印象,至于她喜歡還是不喜歡他,從當句話是不能得出任何結(jié)論的,所以答案為NG.
如果大家對邏輯推理產(chǎn)生了些許興趣的話,可以打開劍橋6的46頁,用這一方法做一下14-22題。文章標題為 Greying Population Stays in the Pink,只要同學們留意文章的標題和第一句話,就不難發(fā)現(xiàn)整篇文章的邏輯方向應該都是Positive的,說到老年人越來越健康、快樂和獨立了。那么14-22這道選擇類摘要題中的文字應當從邏輯方向上也是Positive的,所以很多題的答案根據(jù)連接詞和上下文,就不難直接作出判斷,不用回原文尋找了~~